紹興市上虞區通過實施內河水運復興行動計劃,今年1-3月完成貨物周轉量25770.51萬噸公里、港口吞吐量55.84萬噸,分別同比上升16%、96%。
一是打通出海線路。積極拓展對外運輸大通道,已實現向東經杭甬運河至寧波鎮海中轉至舟山港出海,向西通過杭甬運河至上海或嘉興港區出海。同時,開展曹娥江入海口船閘建設研究,謀劃建設經錢塘江至乍浦港或舟山港的通道,打通無阻礙出海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二是拓展水運航道。依托南北通道曹娥江、東西通道杭甬運河,提升內河航道通航等級和能力,投資6.23億元建設500噸級曹娥江上浦船閘及28.904km航道工程,打通紹興中南部地區與沿海港口、長江經濟帶水運通道。
三是建設港口碼頭。實行“一區三核”港口布局,啟動500噸級的上虞新港研究認證,提升曹娥作業區通航運營水平,規劃建設瀝海作業區、杭州灣作業區。目前曹娥作業區已建成500噸級泊位10個、錨泊1個,年通過能力達240萬噸。
四是發展水路集裝箱。引導大宗貨物運輸“公轉水”,出臺支持集裝箱碼頭企業、航運企業等專項扶持政策,推廣應用符合水運實際的集裝箱型,鼓勵集裝化、廂式化、標準化裝備應用。在去年完成集散兩用船舶4艘基礎上,今年訂購12艘,并啟動建設集裝箱碼頭1個、改建集裝箱泊位2個。
(更多資訊,請關注浙江物流網微信公眾平臺zj56156)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