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殖栽培:種子繁殖法,清明時選好地塊,施足基肥,耕細耙勻,整平作畦,將咱子均勻地撒于畦面,略蓋嚴種子,踏實澆透水,一般在氣溫15--20℃時,10--15天可出苗。夏播于芒種后,搶旱滅蒼茌,也可與白芍,牡丹或其它作物套種,畝用種一斤。苗高2寸,按行距1尺,株距8寸間苗,間下的苗可移載其它田塊,移載后一定要澆水。幼苗期一定要除草松土,不太干旱時,盡量少澆水。苗高尺許,要施追肥一次。封垅后稍適當打去老葉,開花抽穗時,如果天氣干旱,要適當澆水,雨季低洼處嚴防積水。抽穗后可將下部葉腑間的花芽抹除,以利養分集中于頂部主穗生長。

病蟲害防治:幼苗期發生根腐病,可用生石灰大田撒播。。生長期易發生小造橋蟲,用樂果或菊脂類農藥葉面噴灑,可起防治作用。
采收及加工:一般在白露前后,種子逐漸發黑成熟,可及時割掉花苔,放通風處晾曬脫粒,花與籽分開管理,分別入藥,一般畝產籽300斤,花1000斤左右。花在曬時要早出晚歸,勿使夜露,以免變質降低藥效,子要揚凈,裝袋貯存,防霉變生蟲。
今天的苗木知識就到這里
今天的苗木知識就到這里